指數暴漲會員卡熱銷 春節長假催生“節后健身經濟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1日電 “每逢佳節胖三斤,待到春節再翻番”的“傳統習俗”,讓春節假期成了眾人又愛又恨的節假日之一,節后減肥也成了熱點話題。從百度指數趨勢來看,“健身”的搜索指數從除夕前后的1469上升至3769;“減肥”的搜索指數則從3038飆升至9682,可見人們在假期結束后對于減肥需求的迫切。
節后健身經濟火熱
節后健身經濟的火熱發展離不開我國消費結構的升級,尤其是目前正在進行的第三次消費結構升級轉型。這次轉型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從原來的商品消費向品質消費轉變,消費者開始關注健康、品質、環保、體驗等帶來的價值。在這一系列新型消費需求的不斷發酵下,娛樂、文化、醫療保健、旅游等方面的消費水平一再增長,服務型消費成為大眾消費重點,體育健身、健康管理等領域更是引爆出巨大的消費需求。
據某健身房的工作人員介紹,春節后到健身房運動的人大幅增加,而且多數都是為了減脂。上班族們通常會利用下班后時間來健身,導致晚六點到八點的健身高峰時期人數激增,動感單車、瑜伽舞蹈等課程幾乎爆滿,還經常會有健身器材前大排長隊的情況出現。會員辦卡率也隨之提升,月卡、季卡的購買率比平時多了一倍。
與此同時,體育器材的銷量更是明顯上升。跑步機、橢圓機、健身車等健身場館器材的銷量走俏,常見球類器材、跳繩、瑜伽墊等家用健身器材的銷量比之節前增加了兩到三倍。減肥茶、酵素、瘦身霜等網紅產品也開始在網絡上熱銷,訂單量足足增長了兩成。
不止是普通大眾,就連公眾人物也對節后減肥十分在意。春節剛過,潘粵明、袁姍姍等知名影視演員就在新浪微博上貼出自己的健身計劃和訓練圖片,為粉絲朋友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
指數暴漲會員卡熱銷 春節長假催生“節后健身經濟”
消費升級之下的健身市場
健身市場為了迎合消費升級個性化、智能化、社群化、娛樂化的特點,涌現出多種新型的健身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共享健身。共享健身是被共享經濟帶出的產物,主要優勢就在于便利性,沒有了地理條件的限制,可讓健身愛好者們隨時隨地完成鍛煉任務,而且單次計費的模式也符合多數用戶的健身習慣。
不僅如此,健身器材的產品設計也開始逐漸轉變思維,針對消費者需求推出了人工智能時代集多種屬性于一身的科學健身設備,健康大數據記錄管理、實景體驗、在線社交、在線商城等多種互聯網服務在逐步打造健身經濟消費的新趨勢。例如,上海攸途自主研發的KM1930智能健身車目前就提供包括健康大數據管理、實景體驗、在線社交等平臺一站式體驗。
據悉,KM1930研發有實景線路系統,收錄了包括青海線、瑞士線、德國線等在內的共計十數條騎行路線,配合智能阻力調節功能模擬真實路況,用戶可以實現沉浸式騎行體驗,還原實境運動效果。此外,KM1930還自主研制了心率監測系統,用戶在騎行時穿戴博迪加科技提供的心率衣,心率系統會自動記錄用戶的運動數據和心率變化并上傳至云端,生成數據報告,以便用戶制定訓練計劃。據稱,騰訊、國家電網等多家知名企業均引入KM1930健身車用于員工團建活動。
業內人士分析,節后健身經濟是新興消費觀念的體現,不過也在昭示中國健身產業又一輪新增長態勢。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健身房市場規模已逼近九百億,今年有望再創新高。